劉干卿在葡萄園里忙碌著
走進涼城縣岱海鎮泉卜子村的葡萄大棚,綠油油的葡萄枝葉連成片,長勢喜人,村民正忙著修剪葡萄枝葉和捆綁鐵絲,可以讓葡萄藤蔓順著鐵絲向兩邊攀爬,更有利于通風透光。正在葡萄園里忙碌的劉干卿,回想起自己從山東打拼到涼城搞現代農業發展的歷程,一下就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劉干卿,內蒙古中泰農旅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設施農業經銷20多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在祖國正北方,有一個叫涼城的地方,有70多萬畝優質良田,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非常適合種植高品質的陽光玫瑰葡萄和一些其他的果蔬,于是2007年起,他來到了心中向往的創業熱土——涼城,開啟了他在涼城的創業之路。
建設之初,劉干卿就謀劃得比較高,也看得比較遠。自農場創建以來,就致力于高端優質葡萄種植和櫻桃發展,主要從事陽光玫瑰葡萄和櫻桃的種植、采購、貯藏,以及陽光玫瑰葡萄技術推廣與果品銷售。到目前,已經在岱海及周邊建設7個農場,占地8000多畝,溫室600棟,主要銷往廣東、上海,由于顆粒飽滿,晶瑩剔透,滋美味甜,每公斤可以賣到100—120元,年產量能達到150萬公斤左右。而在岱海鎮泉卜子村就有葡萄大棚71座,每年長期雇用周邊村民150多人打理,村民每年能多收入2萬多元。
在這里打工的泉卜子村民王愛蓮說:“在這里打工挺好的,離家近,今年來第五年了,一年能掙2萬多塊錢,生活也挺幸福的?!?/p>
“一人富不算富,一起致富才是富?!弊鳛橐粋€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劉干卿到全國各地學習陽光玫瑰葡萄種植技術,他還不吝向農戶傳授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劉干卿介紹,在云南和湖南,陽光玫瑰葡萄已經發展的很好,他們也是經歷過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而我們烏蘭察布市,實質上的條件要遠遠地比他們要好,因為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所以陽光玫瑰葡萄口感特別好,對涼城來說發展葡萄更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劉干卿想把這個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發展成為全國高品質陽光玫瑰葡萄產業的核心產區,為當地村民增收、振興鄉村鋪出路,為當地經濟建設做貢獻。
劉干卿說表示,通過十多年的努力,找到了適合岱海周邊產業發展的品種,并已經把這個發展模式和技術以及市場等要素都已經掌握、熟悉了。下一步,他計劃帶動岱海周邊的農戶共同來發展這個產業,“一個產業的發展,光靠一家肯定發展不起來,必須百花齊放才是春天嘛,所以我希望帶動岱海周邊的這些農戶、大戶參與進來,共同來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王賓 李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