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jokha"><th id="jokha"></th></em>

          1. <nobr id="jokha"></nobr>

            首頁 > 鄂爾多斯新聞 > 正文

            高質量發展看鄂爾多斯丨在奔跑中追逐幸?!跬锌似臁笆濉睍r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回眸

            盛夏的鄂托克,風姿卓越,萬物繁榮。漫步城鎮與草原間,高質量發展的工業園區、欣欣向榮的農牧民新居、花團錦銹的公園廣場、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一幅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嶄新畫卷,描繪出了新時代里可愛鄂托克的新氣象。

            五年櫛風沐雨,五年砥礪前行?!笆濉睍r期,鄂托克旗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各項事業紛紛按下“快進鍵”,經濟建設實現“闊步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F如今,城市美了,鄉村富了,老百姓腰包鼓了,精氣神也更足了。

            五年,是一個刻度,標注著鄂托克高質量發展的高度;五年,是一場跨越,丈量著鄂托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幅度。

            “十三五”時期,全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7%,增速位列全市第三;財政收入累計完成365.9億元,年均增長4.4%;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594元和21933元,年均增長5.7%和9.1%。實施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300多項,連續五年居中國西部百強縣前20位......,經濟穩中有進、改革有序推進、民生穩步提升、社會和諧穩定,鄂托克為“十四五”譜寫新篇章開啟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業轉型步伐加快 綜合實力跨越發展

            園區綠色化、循環化技術改造、固危廢處理處置等配套設施,大力實施綠色工廠示范項目......走進鄂托克旗“園區大循環、企業小循環”的兩大工業園區,一條條產業延伸鏈鋪就了一條振翅奮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十三五期間,鄂托克旗聚焦新目標、新要求,以高效益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不斷延伸豐富優勢產業鏈,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項目發展比重,加快高能耗行業落后產能淘汰進程,推動園區綠色低碳高效發展,著力加快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優化升級。

            目前,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已成為國內氯堿行業成本洼地和世界最大的鐵合金生產基地,先后被確定為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低碳產業試點園區、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地區、國家級綠色園區、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示范試點園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園區。蒙西高新技術工業園區先后獲評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國家首批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能源互聯網示范基地、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基地、第二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國家綠色園區七大“國字號”品牌。

            同時,鄂托克旗牢固樹立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的理念,制定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措施16條,小微企業、微商電商數量連續五年增速超20%。堅持創新發展,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家、自治區級以上研發中心20個,建成世界首套焦爐尾氣制乙二醇裝置,區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工業經濟成長壯大的鄂托克旗,化工、煤電、冶金等主導產業循環延伸,產值超億元企業達26家,非煤產業產值貢獻率超80%。一幅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和諧畫卷 正在鄂托克草原栩栩鋪開。

            唱響砥礪奮斗主旋律 同心同力筑夢新時代

            2021年6月15日,鄂托克旗舉辦了“名羊世界·登峰藻極”鄂托克旗《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互認產品品牌發布會,地方區域品牌的高調亮相,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近年來,鄂托克旗委、政府從阿爾巴斯白絨山羊品種改良、產品研發等方面持續發力,年出欄阿爾巴斯山羊90萬只、產肉1.8萬噸,是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巴斯白絨山羊養殖量最大的旗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低溫螺旋藻產地,螺旋藻養殖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鄂托克旗在不斷提升農牧業發展的“含金量”的過程中,一場產業轉型升級大仗越戰越酣。

            “十三五”期間,鄂托克旗“三品一標”認證農畜產品達到11個,其中綠色食品認證6個、有機農產品認證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3個,獲得知名商標13個。農牧業龍頭企業達到66家(其中旗級10家,市級44家,自治區級12家),年銷售收入達11.15億元;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達33家?,F有旗級以上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69家。全旗工商注冊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共286家,認定家庭農牧場573家。

            科技強則農業強,科技興則農業興。鄂托克旗建成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家“內蒙古螺旋藻工程技術中心”;與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成立絨山羊院士工作站1處,肉牛產業博士科研工作站1處,建成1個國家級、2個自治區級種羊場和市級種畜二級擴繁場1個、人工配種站88處,培育核心群47個,家畜良種和改良比例達到90%。農牧業先進實用技術普及率達97%以上,農牧業機械化率達85%以上。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牧民收入是關鍵。鄂托克旗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草原生態保護、培育壯大現代農牧產業、創新體制機制、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十三五”時期,鄂托克旗完成一產增加值9.4億元,較2015年的7.8億元增長20.5%;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933元,較2015年的14418元增長52.1%。

            生態文明積蓄能量 筑牢祖國生態屏障

            鄂托克草原,猶如一塊碧綠的“翡翠”鑲嵌在鄂爾多斯高原之上,巍峨的烏仁都西山、潺潺的都思圖河、色彩斑斕的西鄂爾多斯自然保護區......綠色成為鄂托克旗最引以為傲的底色。

            2016年,“棋盤井蒙西地區環境綜合治理”的號角正式吹響,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鄂托克旗實施生態環境治理任務509項,新增綠色礦山24家。礦山集中連片治理、封閉氣懸浮運輸、矸石井下填充等典型治理經驗在全區交流推廣。大力實施鄂絨礦熱爐尾氣制甲醇、建元焦爐尾氣制乙二醇、蒙西化工二氧化碳回收、西部環保電石渣制土壤改良劑等項目,通過延伸產業鏈條吃干榨盡工業“三廢”,實現“生態零損耗”與“經濟大收益”的雙贏發展。棋盤井蒙西地區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在自治區烏氣聯辦考核評定中連續4年評為優秀。

            人民的力量大如天。鄂托克旗推進全旗動員,完成義務植樹5.8萬畝,栽植各類苗木達940萬株,年均機關干部及農牧民參加人數達1萬人次。落實“螞蟻森林”公益造林項目,推動生態建設與造林綠化的社會化參與累計完成620萬穴沙柳、檸條、花棒等灌木造林,造林面積達到5萬畝。鄂托克旗榮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綠化委員會和國家林業局授予的“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旗委政府的大刀闊斧加全民參與的建設熱情,十三五期間,鄂托克旗實施林業生態建設106萬畝、草原生態圍封35萬畝,生態自然恢復區面積達740萬畝,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覆蓋度分別達到25.1%和42.1%。累計投資32億元推動棋盤井、蒙西地區環境綜合治理,清理固廢9800萬噸,治理火區157.3萬平方米,建成綠色礦山55處,重點企業達標運行,園區空氣優良天數達280天以上。鄂托克旗筑牢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守住了祖國北方的綠色屏障,讓綠水青山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唱響初心主旋律 同心共筑“同心圓”

            在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里,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一個個場景,移步換景,景納崢嶸,在圖、文、物的展覽和現代聲光電技術中,學員們的“感悟之旅”、“砥礪之旅”、“收獲之旅”中淬煉出更加堅實的信仰……

            近年來,鄂托克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一址、一館、一中心”的建設思路,修復建成了桃力民抗日根據地舊址、桃力民抗日根據地陳列館和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培訓中心,涵蓋黨性教育、文化旅游、住宿餐飲于一體的桃力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團,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紅色資源理論展示成果,讓紅色資源轉化為生動教材,為各族干群提供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讓廣大黨員群眾在學、思、悟、踐中筑牢紅色信仰,持續擴大民族團結的“同心圓”。

            同時,鄂托克旗充分挖掘豐富民族文化內涵,不斷增強各族群眾文化自信。建設蒙古秘史博物館、阿爾寨石窟壁畫修復保護、王爺府修繕工程啟動實施、烏蘭牧騎事業蓬勃發展、130個優秀文藝作品榮獲區內外大獎、舉辦那達慕大會和農牧民文藝匯演等群眾性文體活動......一首首草原牧歌歌聲嘹亮、一個個特色活動精彩薈萃,不斷提升了鄂托克旗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了各族群眾文化自信。與此同時,鄂托克旗在各族群眾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牢固樹立起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十三五”時期,鄂托克旗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獲評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3個、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20個、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個,蘇里格嘎查、呼和陶勒蓋嘎查、馬什亥嘎查和烏仁都西嘎查先后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鄂托克大地越開越鮮艷。

            民生福祉顯著改善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座座新校園先后落成、一個個養老項目開工建設……回眸“十三五”,鄂托克旗民生領域投入占財政全部支出連續五年超70%,成功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高質量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驗收,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3200元增加到2萬元,“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于鄂托克旗發展的每一個瞬間。

            十三五期間,全旗累計投入2.5億元,維修改造12所義務教育階段校舍面積17萬平方米。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免試就近入學,城鎮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完成14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引進高層次教育教學人才4名,校長2名,公開競聘選拔校園長27名。

            十三五期間,鄂托克旗投資建成鄂托克旗蒙醫綜合醫院新住院大樓、購入各類醫療設施設備,解決旗鄉村三級醫療機構設備陳舊、老化等問題;截至2020年,全旗共有151個醫療衛生機構,其中旗直醫療衛生機構6個,蘇木鎮衛生院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8個,嘎查村衛生室50個,個體診所75個。全旗醫療機構床位數670張,全旗衛技人員總數975人,鄂托克旗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

            “十三五”期間,鄂托克旗農牧民轉移技能培訓3717人,培訓后實現就業3405人,城鎮失業人員技能培訓6036人,培訓后實現就業5359人;創業培訓2204人,培訓后成功創業1510人,創業帶動就業崗位數共3801個,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953萬元;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27987人,失業保險核定征繳達9031萬元;再就業資金支出4845萬元,社會保險補貼921.05萬元,困難企業穩崗補貼3869.27萬元,惠及企業77家、24617名員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保障和改善民生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氣和成色。將民生事業、民生項目、民生資金放在優先位置不斷發力,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鄂托克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多謀民生之利、多辦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憂,用一大波民生實事為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十三五”期間,鄂托克旗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中砥礪奮進,奏響了凝心聚力謀發展的鄂托克旗“好聲音”,為人民群眾謀得了更多實惠,營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展望未來,鄂托克旗將進一步立足地方特色,夯實發展之基,堅持穩中求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新成績、再創新輝煌,奮力譜寫建設可愛鄂托克新篇章。

            [責任編輯:溫慧娟]

            版權聲明

            一、凡注明來源為"正北方網"、"北方新報"、"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內蒙古正北方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二、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正北方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三、轉載聲明:本網轉載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請相關版權單位或個人持有效證明速與本網聯系,以便發放稿費。

            正北方網聯系方式:電話: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內蒙古
            国产乱子伦,无遮挡喷潮流白浆视频,人妻激情之同事少妇

                  <em id="jokha"><th id="jokha"></th></em>

                  1. <nobr id="jokha"></no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