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醫療條件的改善,我國人均壽命不斷提高,中國已經逐步邁進老年社會。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且由于兒女結婚后不與父母同住、工作繁忙或外出打工等原因疊加,造成部分老年人獨居、空巢的現象,缺少關愛、關懷,但老年人同樣有情感需求,需要溝通,需要溫暖。一些犯罪分子看到了這部分老人的需求,就起了壞心思、打了歪算盤,以“黃昏戀”為餌,套路老人錢財。
犯罪分子通過在公園、菜市場等老年人聚集的區域或征婚網站上收集老年人的聯系方式,通過即時聊天軟件等溝通渠道接近老人,虛構各種“高大上”人設,如“聯合國工作人員”“外籍華人”“高級軍官”“醫學專家”等,讓老年人放下心中戒備。通過不斷的“噓寒問暖”、關心生活,博得老年人的好感,一步步讓老年人對其產生信任和依賴。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了解,犯罪分子對于老年人的喜好、關注焦點、性格特點以及經濟狀況有了充分了解,就可以 “對癥下藥”,以“戀愛”之名,行詐騙之實。
一、投資理財
犯罪分子謊稱有一低投入、高回報、周期短的線上理財項目,但由于其身份特殊無法投資,就勸說老年人投資,為“二人”以后的幸福生活打好經濟基礎。老年人依其要求投資轉賬后,短時間內理財賬戶內的數額就會指數級上升,但如果需要提現,則需要交納各種手續費,老年人就不得不按要求付費,以換取賬戶內的高額本金、利息,陷入不斷投資、不斷交納手續費的惡性循環,直到錢財全被騙光。
二、醫療保健
犯罪分子宣稱認識神醫能士、有神藥可治百病、有理療器械可愈百疾,能幫老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好的身體也是未來“二人”幸福生活的健康條件,通過事先準備的話術及現學現賣的醫學知識,靶向定位老人的健康需求,將一些廉價無用甚至三無產品,以成本百倍、千倍的價格銷售給老人。
三、郵件“陷阱”
犯罪分子稱其在國外生活,為了老人打算以后來中國定居,需要提前將貴重物品郵寄到中國,希望老人可先幫忙保存。老人同意后,便會有“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聯系老人,以該郵件“涉及國家安全”“保證金”“清關費用”等理由,要求老人支付價款,這時老人的“愛人”也會加入勸說,讓老人心甘情愿毫無懷疑地全額支付錢款。
以上所舉例子并未窮盡所有詐騙方法,只要有犯罪分子存在,詐騙的手段就會不斷翻新,希望各位老年朋友提高警惕,切勿貪小便宜,在尋找另一半時還是要通過可靠的途徑,充分了解對方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切莫被“糖衣炮彈”蒙蔽了雙眼,被“甜言蜜語”迷惑了心智,要在手機中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來屏蔽詐騙源頭,遇到被騙的情況及時向司法機關舉報,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同時也希望老年朋友的子女們多關心老人、與老人多溝通,避免讓自己的父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祝愿老年朋友們生活幸福、身體健康!
信源丨第二檢察部 張昊宇